新闻洞见
“互联网+”物流市场之揭秘乱象
日期:2015-12-18

    进入互联网时代,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共享与沟通效率越来越高,利用APP拓展业务成为商家的惯用手段。物流APP可以沟通交易,服务于司机和货主,在传统物流存在中间环节多、信息不透明等环境下,平台的意义非凡。各物流O2O平台试图用APP以及相关服务为武器,撬开传统物流市场。但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许多平台商家一开始并没有找到最适合的方式与路径。


港澳宝奥苹果手机


    智慧物流也掀“圈地运动”


    也许就像许多企业所表述的那样,资本在原始积累阶段都是茹毛饮血的。这或许就是市场经济下,许多企业所谓的生存法则。


    中国公路物流市场问题较多,小散乱差是长期以来的状态,条块分割严重、社会化程度低、信息不对称等一直是困扰成本提升的滕条蔓枝。利用信息化和互联网手段解开束缚,是物流创新发展的必要手段。所以,一场围绕解决物流顽症的圈地运动开始了。只是这场运动着实有些毛糙,以下乱象,是圈地运动过程中的典型表现:

  

    关键词:“攻打”物流园区

  

    过去的几个月里,国内许多地方的物流园或相关产业园区附近,经常出现人,他们向司机推荐APP并扫码成为会员,有时还会有小礼品奉上。他们就是物流O2O平台常说的地推人员。

  

    为什么会选择物流园区及其周围地推?显然,物流园区是货车、司机、货主聚集之地。据悉,全国大大小小的物流园区就有一千多家,这还不包括一些产业园区自身的小型物流港、周边产业园区。如果按产业聚集地、商贸市场等来划分,在中国1300多个县级区域里,平均每个县就有2-3个聚集区域,总数就是两到三千。

  

    在这样一个体量里,又有多少车主、货主、物流公司?实在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那么向这些园区进攻,一些平台认为是别无选择的路径。但是,在方式上就各有分别了。有的推广人员竟直走进园区内部,经常被保安请出来,有时双方情绪激动甚至会发生冲突。

  

    揭秘:为什么是园区?

  

    以园区为进攻对象不无道理。2014年以来,在国内众多物流园区、互联网+物流相关会议上,业内人士常以“物流园区与互联网平台大战谁能胜出”为题,探讨解决良方。分析其原因,首先,跨界而来的互联网平台,没有用户流量,只有APP这一样武器,只有通过寻求车货资源上网。园区是车主、司机和货主的聚集地,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整合的对象。

  

    其次,目前多数物流O2O商家的宣传来看,大多平台谈及的车货信息不对称、空驶率高等问题,多发生在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恰是解决物流问题,实现集约化、社会化的主要结点。同时,许多物流园区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经营水平参差不齐。平台可以降低货车返空率,节约停车管理成本等痛点,提高物流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以暴力和武力的非正常手段进行恶意竞争的作法,需要行业同仁坚决抵制。

  

    关键词:借资本“圈地”

  

    物流业需要资本的注入,这对发展有力。2014年以来,公路物流领域APP融资者已有超过30家。罗计物流、货车帮、运满满等平台不断传出融资消息,A轮、B轮、C轮甚至C+轮、D轮等融资正提振着物流APP商家的信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物流APP总数在300家以上,从这个数字上看,至少有10%以上的平台服务商获得了融资。国内包括百度、腾讯、君联、钟鼎创投、经纬、金沙江、成为等在内的投资客纷纷出资。

  

    在资本的助推下,物流O2O平台不断加大开发市场的力度。不管是在哪个地方起家的服务商,都希望资本的力量试图形成全国覆盖的一张网,构建互联网经济下的新物流生态环境。“圈地”展开后,司机在不同的物流园似乎都能见到一些APP推广人员,不同平台的推广人员也能常见面。每个司机手机上可能会有若干个APP,有时要找货,就要上许多个APP。司机们乐了,因为选择多了,有时还能拿到平台服务商的补贴,不但不交信息费,还有返利。

  

    但不难发现各种APP的功能也非常相似。无论宣传的有多好,对于使用者的车货双方来说,除了有些APP是面对城际业务,有些APP是面对同城业务外,大多数平台模式和功能并没有太多本质的不同,用户用谁都一样。

  

    揭秘:盲目“烧钱”有尽头

  

    找到资本就赢了吗?之后该如何发展?“烧钱”终有尽头。

  

    物流O2O平台要想实现车货双方线上交易,必要的持续性推广、培养使用习惯的工作必不可少。资本的协助可以加速进程,正如一位资深物流人所讲的那样,物流业升级需要资本和风投的参与,但是有了资本并不意味着成功。近两年的滴滴打车补贴模式,让出租车行业跟随互联网火了起来,的确让大城市出行的人们体会到了便利。物流APP推广复制这样一种路线,也来补贴一下用户,让用户参与也是一条不错的路。不过,吸引用户参与是短暂的,大多数用户只将其作为业务拓展方式之一。

  

    不难理解,货运业的车多货源少,正好与出租车行业车少客源多相反,况且货运市场标准化进程正在完善中,物流的流程与打车流程亦不可相提并论。再说,纯粹的补贴只是起到吸引用户的作用,并不能长期运用。

  

    不过,拿到资本更不是买更多的车,盲目扩大网络。到底获得资本支持的平台该走怎样的路,需要每个平台商找到基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而不是盲目地扩展所有物流细分领域。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罗计物流、货车帮等发展速度较快的平台,正适时调整策略。

  

    罗计物流更加注重大数据的应用,强化技术服务策略;货车帮在发展诚信体系方面努力,技术上更是与英特尔、阿里合作通过开发平台电脑,不光是推广APP也为其应用创造更加安全可靠的体验环境。同城物流的云鸟物流正努力加强对司机的培养,线下努力挖掘货主资源,并启动社会保险赔付计划;速派得自主研发同城零担物流系统,正不断与物流企业实现融合发展。

  

    在这些企业求变过程中,难免起初会走同样的路,被同行所质疑、诟病,但可以看出他们在努力改变。目前来看,“烧钱”只是促销推广中的一种手段而已,随着服务的完善,平台终将给予车货双方更多实惠和便利。

  

    关键词:放大物流痛点

  

    例一:2013年,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为18%?

  

    18%这个数字,许多平台企业在初期宣传过程中曾大量使用,以表明国内外物流成本的差距之大,进而说明利用互联网平台模式进行升级的必要性。

  

    例二:全国公路货运车辆空驶率为40%?

  

    40%空驶率不能只解读为空车行驶,据悉,空驶率包含货车空车等待装货的时间并不只意味着有40%的车辆都在路上空跑着。

  

    揭秘:放大同质化弊病

  

    首先,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确实较发达国家高。但近年来,这一成本比率正在降低,2014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率为16.6%。总体来说,物流成本高,实际上,成本高与我国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政策措施等有诸多关联。许多平台服务商提到18%的物流成本,正是希望放大物流业高成本问题,引起关注。

  

    其次,宣传40%的空驶率,易造成人们对4成闲置车辆或40%的车辆在路上空跑的误读。在此基础上,许多商家还围绕空驶率带来巨大燃油消耗而大做文章,宣称平台能为国家节省大量燃油。平台的如上作法一定程度上是为引起关注,同时也表现出平台同质化明显、功能单一、定位模糊的不足。

  

    对于物流O2O平台平台来说,看到物流业发展的问题固然重要,但创业和创新需要长期的实践,更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市场定位不准确,再放大物流痛点,也难以掩盖竞争同质化的事实。

  

    实际上,物流O2O平台发展初期存在的“进攻”物流园区,借资本之力跑马圈地,靠宣传攻势放大物流行业痛点进而提升关注度等弊端,反映出平台在市场定位、核心竞争力和战略推进方面的不足。初露锋芒就显出如此多弊端,想必接下来要面临的题问将更加严峻。


    双壹精编 | 来源:第一物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