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宅急送宣布向B2B2C转型,新战略的核心是聚焦仓配业务;
2015年5月,顺丰首推“仓配全国一口价”,助力电商年终大促;
2015年8月,天天快递召开“天天云仓”推介会,“仓储网、干线网、分拨网、取派网、互联网”五网合一的发展战略浮出水面。
当“低价格竞争可能是压向快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越来越成为行业从业者的共识时,如何走出“以价换市”的困境,走上一条“用服务换市场”的良性发展路径,是近几年快递行业的管理者、从业者一直在探索的。显然,仓配服务是其中一条不错的捷径。
“北京的王小姐早上10:00在天猫上下单了一款纸品,两个小时后,快递员将商品送到了王小姐公司。令她吃惊的是,为她送货的竟然是苏宁的快递员,而在苏宁快递的面单上也赫然出现了天猫的Logo。”9月21日,快递物流行业的主流媒体,都相继收到了苏宁快递发布的这一新闻通稿。这是“阿苏”合体、苏宁入驻天猫后,“阿苏”合作的又一大动作。
各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这是“苏宁物流与菜鸟网络合作的首次落地”,标志着“双方后台系统已经全面打通”。而容易被忽略的另一细节,同样值得玩味—“天猫超市将维达的整箱纸品铺货至苏宁物流的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仓,然后由苏宁物流配送至全国。”
同城崛起,得仓配者得天下
“分仓备货、就近发货、区域配送、快速送达。”两年前,菜鸟网络诞生之时,一位业内专家就如是总结了菜鸟网络的仓储建设会给快递配送服务带来的改变—仓储服务将缩短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同城快递将会加速崛起,异地业务的增速则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一预判在国家邮政局发布的相关数据中也有所印证:
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同城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1%,高于国内异地和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的增速;
2014年,这一增速提升至59.8%,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2015年8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中,1~8月同城业务收入的增速仍保持在50%以上,达52.1%。与此同时,还有同城业务收入在全部快递业务收入中的比重持续走高和异地业务收入比重的下滑。
2013年同城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较上一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2014年较2013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2015年1~8月较上年同期再提升1.8个百分点;异地业务收入的比重则连续较上年同期分别下滑了2.7、2.2和0.4个百分点。
与之相对应的是,快递企业在不断深入地付诸实践的“仓配一体化”服务。宅急送在2012年就意识到,“谁能将仓库建在用户家门口,谁就能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于是提出了“仓配一体”的服务理念。到目前为止,宅急送已经在全国42个城市布局了云仓,共74个地址仓,仓储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服务于全网的鞋服、3C、食品酒水、家购等客户群体。
顺丰速运在2013年提出了“要织好四张网”,其中新增的一项内容就是“仓网”。同年4年,顺丰总部仓储质量组正式成立,随后,电商和物流供应链事业部成立,筹建优选华东、华南仓库并投入运营,开展仓储操作标准化精英培训等一系列“仓网”建设的“重头戏”稳步推进。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顺丰全网仓库总数达92个,仓储面积75万平方米,基本建成覆盖全网的仓储体系(集群)。同时,还初步完成了在沈阳、西安、成都、武汉、广州和上海等国内6个主要城市的RDC库(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区域配送中心)的搭建。
8月28日,天天快递的“云仓战略”也正式浮出水面。据天天快递董事长奚春阳介绍,天天云仓的定位是“全国一站式供应链互联仓储平台”,由国内电商仓储体系和跨境电商仓储体系两大板块组成,利用大数据应用分析和物联网感知技术等手段,将在全国九大区域进行战略布局,为国内电商企业提供智能一体化的仓储物流3PL(Third Party Logistics第三方物流)服务。
此处不得不提及快递行业的新秀—苏宁快递,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型后,苏宁开放第三方物流的进程加速。苏宁快递在企业物流时期就积攒起丰厚的仓配“家底”: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达452万平方米,形成了包含12个自动化分拣中心、60个区域物流中心、300个城市分拨中心及5000个社区配送站的物流网络体系。这样殷实的家底吸引了“包括美的、创维、华润太平洋等1000家企业共享苏宁物流资源”,而这,恰恰是阿里在选择与苏宁战略合作时所看重的。
显然,如果说过去两三年前快递企业从寄递服务向“仓配一体”服务延伸还是一种被探讨的趋势,那么从近两三年快递企业实践的层面来看,快递企业抢滩“仓配服务”已是大势所趋。套用过去“电商得快递者得天下”的说法,说“快递得仓配者得天下”也并不为过。
趋势所向,仓储如何落地?
当快递企业将寄递服务向仓配服务延伸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时,我们也开始关注,以什么样的方式建仓更加务实、高效?
记者梳理近两年针对快递仓配服务的采访、报道发现,“仓配一体”服务的落地方式主要是以下三种:快递企业自建仓储、电商自建仓储快递驻仓服务以及与第三方合作提供仓储服务。
快递企业自建仓储,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拿地困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快递企业对“拿地”一事总体比较积极,“拿地”后首要解决的是操作场地紧张的问题,其次才是“捎带”为大客户提供仓储。快递企业直接以“仓储”为目的“拿地”并不多见。如在浙江湖州,近两年的“快递+仓储”重大项目合计占地约210亩,其中湖州申通浙北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占地40亩、湖州圆通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占地51亩、中通浙北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占地50亩,均为企业拿地自建操作分拣场地,同时又能满足仓储、销售、快递等一体化服务需求。
快递企业“拿地难”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虽然快递企业本身对当地税收的直接贡献并不突出,但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快递企业的真正价值在于对当地电子商务发展、当地特色产品外销的支撑。尽管如此,各快递企业仍在积极努力。宅急送在给本刊的书面回复中表示,虽然他们早在1996年就已形成仓储、分拣、包装、派送一条龙服务,但时至今日自建仓储仍不到3%。不过,宅急送方面亦表示,“自建仓储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电商自建仓储快递驻仓服务,多见于快递服务制造业企业或大型电商企业。《快递》杂志曾报道过顺丰速运安徽芜湖公司为凡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提供驻仓服务的案例,这也是芜湖第一家由快递企业代管的电商仓库。该公司总经理孙殷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把仓库交给快递公司代管,不是我们自己不想做,是我们做了,但做得不够好,他们(顺丰)在系统化、标准化方面都做得比我们好,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他们。”
宅急送相关人士也向记者透露,为了展开“仓配一体”服务,宅急送成立“云仓产品部”负责设计仓储产品,在核心城市分公司成立仓储部,负责落地仓储战略落地;其他非核心城市的分公司成立仓储科,负责业务维护。同时,“宅商宝”和仓储对接平台,对接商家平台和企业ERP,订单接入订单池后,转入WMS系统操作,货物出库后,信息对接运输系统BOS,整个“仓配一体”有机结合,信息全过程监控。
这也折射出,“仓配一体”服务并非简单的“仓储”和“配送”的相加,其中还涉及仓储管理人才的培养、信息系统的对接、入库商品的码放布局、作业流程的标准化等一系列的科学规划。这就意味着,想要在更专业的层面上做好“仓配”服务,对于快递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旦做好了,企业的服务层次就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从实践层面来看,快递企业与第三方合作,向电商提供仓储服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其实现形式是快递企业向第三方租赁场地,然后向电商提供仓储服务,或者是第三方主体将快递和电商集中在一起,同时向二者提供场地的租赁。
记者两年前在河北白沟采访时,就已经看到了当地快递加盟网点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仓配一体”服务的尝试。白沟韵达将租用场地的二三层提供给合作密切的大客户使用,象征性收取一定费用,在稳定货源的同时,也为电商伙伴解决了仓储场地的问题。今年7月,记者再次到白沟采访时发现,在当地快递企业、电商企业对操作场地、仓储场地的需求都比较旺盛,同时单个企业拿地又很困难的情况下,经由保定市邮政管理局穿针引线,已经有一家第三方企业牵头建设快递电商产业园。目前该项目已经立项,开工在即。据了解,该快递电商产业园建成后,将采取“前三年免租金、三年后租金低于市场价格”的优惠政策吸引电商和快递企业入驻,“仓配一体”最难突破的“用地”问题,顺利得以解决。
类似的案例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断涌现。如陕西榆林启动的快递园区建设,也是第三方公司承建后,以包租的方式分别承包给入驻的快递企业,仓库的内部操作间可根据快递仓配一体服务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在广西南宁,快递仓储基地建设也同样是第三方开发的模式得以实现。记者从宅急送获得的资料显示,宅急送目前的“仓配一体”服务中,租赁第三方场地的占到95%,是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热潮涌动,冷思考不可或缺
当“仓配一体”作为改变“以价换市”现状的有效手段被不断提及,特别是一些快递标杆企业在“仓配服务”中的优异表现被业界看好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面临着“盲目跟风”的风险。
需要提醒的是,地方邮政管理部门在引导快递企业建仓布局时,同样还需要从本地乃至更广区域内进行综合考量。记者在不少市(地)一级邮政管理部门采访时发现,基层邮政管理部门在引导建设快递园区、引导辖区内快递企业通过“仓配一体”的方式转型升级的愿望和积极性都非常高,特别是在稍有交通区位优势的地方,一谈及园区建设,谈及仓配一体,满眼看到的都是希望,园区还在规划当中,似乎就已经看到了慕名而来的商家和不断增长的快件量。而现实情况则是,当记者赶赴邻近市进行采访时,听到的,也是同样充满激情和希望的畅想。这让人担心,新的同质化竞争是否会在“仓配”服务中再现?已经深受同质化竞争之苦的快递企业,在“仓配一体”服务上,应该多汲取前车之鉴。趋势是好的,蜂拥而上,未必就会有好的结果。热潮涌动中,冷静的思考不可缺位。
如果是作为企业的总部战略,那么一定要做好全局规划,在什么地方建设什么样的仓,仓与仓的功能与定位如何衔接、如何互动。资料显示,顺丰在布局仓网建设时,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要建设以RDC仓(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 区域配送中心)为骨架、DC仓(Distribution Center 配送中心)为支撑、调拨为库存联通脉搏、信息系统为联通工具的,分层级、分品类的仓网格局。而苏宁的仓配体系则是依托分布在60个主要城市的区域物流中心和5000个社区配送站覆盖全国。
如果是作为个体加盟企业的自发行为,那么一定要务实。因为个体加盟商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建仓就意味着成本的投入。现实情况是,建了仓,并不等于电商企业就乐于入驻。即便是企业入驻,倘若对仓储管理不到位,不仅不会加分,甚至还会减分,得不偿失。
快递抢滩仓配,从“跨界”到“融合”,但愿在这个新开辟的战场中,能够让“服务”成为真正的制胜法宝。如若那样,“价格战”就可以休矣。
跨界融合,痛点变身共赢点
多年前,快递涉足仓储服务一度被视为“跨界”,而今,原本的“跨界”似乎已成为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融合。中国快递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这样的融合是市场的选择。问题在于:为什么是仓储?
从电子商务与快递在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考量,毫无疑问,仓储是二者的最佳结合点—电商平台销售的商品需要从仓库发货,快件交到快递公司后首先进入的是发货地的分拨中心,二者都对操作场地有着迫切的需求,如果能将仓库发货与揽收地分拨无缝对接,一则可以提升场地的使用效率,二则可以缩短快件从商家发货到快递揽收的时间—这或许是快递“跨界”仓储服务最初的考量。
然而,事情并非这般简单。市场驱动的选择无非基于两方面因素:一是需求,二是利益。
需求首先体现在电商层面。仓储是电商卖家,特别是中小卖家的痛点所在。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仅淘宝上的卖家数量就有600万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卖家。建仓储对他们而言即意味着成本的投入—买地自建仓储或租赁仓库,让中小卖家买地几乎是不现实的,而租赁仓库也会支付不菲的租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快递企业向电商卖家提供的仓储服务,或免费提供场地,或只象征性收取明显低于市场行情的租金。更为重要的是,快递企业提供仓储服务,卖家可以节省仓储管理的成本,这在电商“微利”时代,亦是不小的诱惑。
在利益层面,快递企业自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快递企业最在意的是“货源”,这是企业生存的“基线”。一个简单的合作逻辑是:“我都为你提供仓储服务了,你还好意思不从我这里发货?”在电商与快递二者的角力中,谁掌握了“货源”,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记者发现,尽管电商卖家出于种种考量,会选择多家快递合作伙伴,但有一个普遍现象是,提供仓储服务的那家快递企业,一定也是获得份额最大的那一家。
当然,这只是电商卖家与快递企业在仓储服务方面最浅层次的合作,散见于各地快递加盟网点与当地“大客户”的合作。而在快递企业总部的层面,仓配服务、仓网建设更是作为企业发展的大战略来整体推动。同样以顺丰为例,《快递》杂志先后多次报道顺丰各地方分公司基于当地实际,为所在地大客户提供“仓配一体”服务的成功案例,从个案来看,都是各具特色,富有针对性,但无一例外的,都是在总部的指导下完成的。顺丰速运佛山区、皖南区公共事务部相关人士曾向记者证实,顺丰对仓配服务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化体系。顺丰仓储、顺丰快递,都是未来“顺丰服务”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发展中的利润增长点。
显然,在市场的推动下,“痛点”变成了合作双方的“共赢点”。
(本文来源于快递杂志,经双壹整理编辑)